不存在退休,只怕痴呆,袁隆平院士临终前才讲退休

社会资讯 来源:媒创新闻网

聚蓝媒创11月15日电 袁隆平去世前仍向前来探望的同事询问杂交水稻试验田的产量,最后时刻仍没有放弃,他说,“我杂交水稻也没搞完,我要退休了。”

2019年9月,袁隆平院士获得“共和国勋章”。随后的一个月,在10月12日上午湖南长沙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中心袁隆平院士办公室对面的一间接待室,因为场地有限,一些年轻的记者席地而坐,袁隆平被记者们围绕其间。从上世纪六十年代选种育种谈到今天杂交水稻已经在东南亚、非洲帮助那里的人们增产,袁隆平显得格外高兴。谈挫折、谈梦想、谈长寿秘诀,兴致来了他还不失时机地飚上一段英文。

有记者提问袁老何时退休,他的回答充满乐观。“我估计我没有退休了,我身体还好。很多人退休了反而有失落感,我没有。一退休在家里没事做。我只要身体好,能工作就行。”但他也坦言,随着年龄增高最怕的就是老年痴呆,他说“我搞研究最怕老年痴呆,脑瓜子不行就完了,幸好还没有痴呆。”

在今年3月10日,袁隆平在三亚杂交水稻研究基地摔了一跤,引发身体不适,接受治疗。才更加确信他一直践行对自己的要求。袁隆平的两个梦想:禾下乘凉梦和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在去北京之前,袁院士向超级稻告了别。从北京回来,第一件事还是要下田看,袁老他住的房子后院就直通试验田。

亩产1200公斤是他时常挂在嘴边的一个数字,这是当时那个阶段袁隆平心心念念的目标。“我的有生之年希望试验田能达到每公顷产粮20吨的目标,从光能利用率来讲,湖南的辐射按2.5%的光能利用率,这样的辐射能力最高产量可以达到22.5吨”。

袁隆平在湘雅医院逝世的消息传出后,医院门口挤满了前来悼念的人。有人在医院门口立起三扎水稻,这是这位科学家倾其一生所研究的。尽管前一日多个媒体播报,根据袁隆平遗愿丧事从简,将不安排群众悼念。23日一早,来长沙明阳山殡仪馆献花的人还是排成了好几公里。

袁隆平告诉新京报记者,他没有想过退休的事情,最怕闲下来没有事情做。他和团队研究的第三代杂交水稻正在向亩产1200公斤冲刺。在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见到90岁的袁老,他身穿白色西装,内搭粉红色衣领的衬衫,整个人看起来精神抖擞。

袁隆平的最后十年,以纪念一位国民科学家的逝去。他的身体一天天衰老,但生命的活力以及野败一样的欲望,始终没有熄灭。广西桂林市灌阳县小龙村参与袁隆平院士工作站的揭牌活动。在揭牌仪式上,他说,“选择灌阳作为工作站基地,主要原因是灌阳超级杂交稻和再生稻的产量非常高”。

袁隆平是一位国民度极高的科学家。他和他所培育的杂交水稻,帮助国家摆脱了对饥饿的恐惧。很多人都了解袁隆平前半生的故事,那些闪光的经历,早已被印在了教科书里,那些艰难的爬坡过坎,也偶尔被记录在报章媒体中。但并不是所有人都了解,当这位大科学家功成名就之后,他在探索什么。

袁隆平夫人邓则近日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首次讲述袁隆平去世前的情形。她说,袁隆平去世前仍向前来探望的同事询问杂交水稻试验田的产量,最后时刻仍没有放弃,他说,“我杂交水稻也没搞完,我要退休了。”

相关新闻

  • 暂无相关新闻!